誤區一
我的奶沒下來,還是讓寶寶先吃月子中心奶粉吧!
嬰兒出生半小時即可進行哺乳,每次可持續半小時,即使沒有乳汁也應哺乳。多讓寶寶吸吮乳頭,這不僅可增進感情,也會因寶寶的吸吮而促進乳汁分泌。
誤區三
剛分泌的乳汁看上去好髒,還是不要讓寶寶吃了~
初乳就是指寶媽分娩後一周內分泌的乳汁,顏色淡黃、黏稠(其實不是髒),量很少。這是非常珍貴的,營養豐富不說,還能增加寶寶的抗病能力,能保護新生兒健康成長。同時,初乳還能幫助寶寶排出體內的胎糞、清潔腸道。因此,即使母乳再少或者准備不喂奶的母親也一定要把初乳喂給寶寶。
誤區三
你要喂孩子,營養跟不上怎麼行!
多吃些雞鴨魚肉好好補一補
新媽媽一個人吃飯等於兩個人在吃不假,理所當然要多補充些營養。但是,你吃的時候能不能在滿足自己的同時也顧及一下寶寶呢?!要知道,雞鴨魚肉等富含動物脂肪的食品吃多了是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的。最為明顯的表現之一就是大便呈油性或有奶瓣!所以,哺乳期媽媽一定不要吃辛辣油膩的食物!
誤區四
感覺躺著喂奶,寶媽和寶寶都會舒服一些,
而且還很輕松!
躺著喂奶適用於剖腹產傷口還沒恢復的媽媽,而且即便是躺著喂奶,也是很有講究的!應取斜坡位,將寶寶扶側臥後,在寶寶背後墊上一個枕頭。喂養時要防止吸入空氣,從而避免吐奶等現像。
因為躺著喂奶,看似母子輕松,實際上弊處很多。試想,大人躺著喝水都容易嗆著,更何況是新生的嬰幼兒?與此同時,由於這個姿勢很輕松舒適,勞累的媽媽很容易在哺乳中昏沉睡去,媒體曾經報道有媽媽因哺乳時睡著,乳房壓住寶寶口鼻造成寶寶窒息死亡,以及寶寶月子餐嗆奶造成窒息的不幸事件。所以,寶媽不要圖省事兒就偷懶呦!
誤區五
嚴格定時喂奶,即使寶寶睡覺也叫醒寶寶
在寶寶吃奶還沒有規律以前,需要按需哺乳。如果嚴格地按照固定的時間給寶寶喂奶,則可能會導致寶寶在飢餓的時候沒有奶吃,而在還沒餓的時候又讓他撐著了。這不僅會影響到寶寶的生長發育,而且還會讓寶寶對吃奶產生一種煩躁的心理。
誤區六
臨睡前再喂奶對寶寶發育好,還能長胖!
當寶寶意識不清時,口咽肌肉的協調性不足,不能有效保護氣管口,易使奶水滲入造成吸嗆的危險。因此,臨睡時給寶寶喂奶容易發生吸嗆不說,還容易降低寶寶的食欲。你想啊,肚子裡的奶坐月子都是在昏昏沉沉的時候被灌進去的,寶寶清醒時腦海月子中心裡完全沒有飢餓的感覺,所以即便看到食物也會降低想吃的欲望。
誤區七
給寶寶吃夜奶容易長蛀牙
造成蛀牙的原因有兩點關鍵因素:一是牙齒周圍有糖;二是要有變形鏈球菌來分解這些糖產生酸。除此以汐止月子中心外,就是遺傳。
因為母乳喂養時,寶寶把媽媽的乳頭含的比較深,而且必須用力吸吮才有乳汁進入口腔後部,因此母乳留在牙齒間少,是不會導致蛀牙的。
相比,奶粉喂養的寶寶,由於使用奶瓶,含乳淺,甚至寶寶不吸也會有奶出來,加上配方奶裡的糖分高,因此留在寶寶牙齒間的配方奶不但多,而且糖還多,反而更容易蛀牙。
誤區八
寶寶長牙的時候,就是斷奶的時候
長牙的寶寶喜歡在吃奶的時候咬媽媽的乳頭,許多新媽媽感到很痛苦,就給孩子斷奶了。其實,寶寶咬奶頭是常見現像,若母乳充足,能堅持喂到二歲後再斷奶是最好的。你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制止寶寶咬乳頭,用乳房順勢往下壓,堵住寶寶的鼻子,他呼吸不了就會自動松開嘴巴。寶寶可是很聰明的哦,吃過一次苦頭之後他就不會再咬乳頭了。
誤區九
乳房上有小傷口就要停止喂奶
乳房上的小傷口常常是寶寶吸吮姿勢不當引起的,也可能是寶寶還不能很好地駕馭自己的舌頭。寶寶正確的含接是要含住媽媽大部分乳暈,通過擠壓乳暈而吃到奶。如果媽媽乳房上已經有了小傷口,在喂奶之前應該按摩乳房,疏通乳腺管,這樣母乳就會流出順暢,寶寶就不會使勁吸吮了。
每次喂奶時應該讓寶寶首先吸吮破損較輕的那側乳房,因為寶寶飢餓時吸吮非常用力,媽媽會感覺較痛。不要害怕寶寶吸吮時傷口出血,這不會對寶寶產生任何不良影響。哺乳之後擠出幾滴母乳,塗抹在傷口部位自然風干,這樣有助於傷口愈合。
如果寶媽的喂奶姿勢不當,容易造成乳頭皸裂,疼痛會讓寶媽對哺乳產生恐懼,而且寶寶也不容易吸到乳汁,就可能導致母乳喂養失敗。
誤區十
寶媽感冒了,堅決不能給寶寶喂奶
媽媽感冒的時候是可以給寶寶哺乳的。因為媽媽感冒咳嗽打噴嚏,家裡已經有這些細菌了,而此時的乳汁當中含有抗體,寶寶吃了之後反而能增加抵抗力,來抵抗這些病。所以,寶媽感冒不影響哺乳,更不需要斷奶。
- Dec 04 Mon 2017 11:58
給寶寶喂奶最最最容易犯的十大誤區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